昆阳之战后,刘秀奉更始帝刘玄之命经略河北,随从的只是几个亲信而已,加上刘玄封给他的“行大司马事”的头衔,基本上就是一个光杆司令。但仅仅两年之后,就“跨州据土,带甲百万”,公开称帝;十二年后,彻底扫平各路群雄,复兴汉室,建立了统一的东汉王朝,刘秀也因此被后人称为“中兴之主”。这一切自然离不开所谓“天人之所辅赞”,其中最关键的,是他善于识人用人、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团队。
刘秀的儿子汉明帝刘庄将随同刘秀打天下的28位将领的画像放在南宫云台,称为“云台二十八将”,其中排名第一的邓禹,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书生,游学长安时就同刘秀相识,刘秀也很欣赏他。刘秀经略河北,邓禹跑去找他,同他纵论当时的天下大势:首先,分析了对手的情况,“更始既是常才而不自听断,诸将皆庸人屈起,志在财币,争用威力,朝夕自快而已”;然后分析了刘秀的情况,“明公素有盛德大功,为天下所向服,军政齐肃,赏罚明信”;最后提出建议,“为今之计,莫如延揽英雄,务悦民心,立高祖之业,救万民之命,以公而虑,天下不足定也!”一番话,把未来谋划得明明白白。
后人对邓禹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颇有微词,其实邓禹主要的贡献不在他的战功,而是他的政治远见。对此胡三省注《资治通鉴》时说得很清楚:“邓禹为中兴元功,实本诸此。”刘秀称帝后,拜邓禹为大司徒,封?侯,食邑万户。?侯是当年刘邦给萧何的封号,由此可见邓禹在刘秀心目中的地位。正如后人评论所说:“(刘秀)恃之以为萧何者,以其言足以就大计,其智足以定大业,且非群臣之等夷也。”这一年,邓禹才24岁。
邓禹不光有政治远见,而且慧眼识人。刘秀任用将领都要先征求邓禹的意见;而邓禹推荐的人,也都“皆当其才”。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二(一说第三)的吴汉,就是邓禹向刘秀推荐的。吴汉为人质厚少文,不善言辞,邓禹多次向刘秀推荐,渐渐得到刘秀的重用,在拜邓禹为大司徒的同时,吴汉也被任命为大司马,在扫平各路群雄的战争中立下了头功。
刘秀不仅能识人用人,更有不念旧恶的肚量与胸怀。他的哥哥刘?被更始帝刘玄所杀,自己也差一点成为刘玄的刀下之鬼。刘玄被赤眉军杀死后,他的老巢宛城被吴汉拿下,刘玄的老婆孩子都成为了俘虏。但刘秀不念旧恶,没有为难刘玄的家人,还将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为列侯。
朱鲔与刘秀曾经同为刘玄的部下,刘玄杀刘?,正是听从了朱鲔等人的建议。所以,后来刘秀攻打洛阳时,打了几个月打不下来,而守城的正是朱鲔。刘秀派人去劝说朱鲔投降,朱鲔对来人说:刘?被害时,自己参与了,而且还劝说刘玄不要派刘秀去河北,以免放虎归山,“诚自知罪深,不敢降”,拒绝了刘秀。刘秀再派人对他说:“举大事者不忌小怨,鲔今若降,官爵可保,况诛罚乎?河水在此,吾不食言!”朱鲔投降后,被拜为平狄将军,封扶沟侯,“传封累世”。由于当时各地还有不少更始帝的旧部,刘秀不念旧怨,对于迅速平定各方势力,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。
东汉的中兴,不仅是复兴汉室,更重要的是稳定了政局。而从西汉历史看,政局的稳定与否,有两个非常关键的关系,一个是功臣,一个是外戚。刘邦就是没有处理好这两个关系,诛杀功臣,招致了后人的批评;而外戚吕氏专权,差一点就颠覆了西汉王朝。而刘秀在这两个关系上,没有重蹈覆辙,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中兴局面。
先看功臣。各地平定后,刘秀大飨将士,功臣增邑封侯者365人。为了防止功臣拥兵自重,干预朝政,刘秀解除了他们的兵权,也不让他们担任行政职务,“皆以列侯就第,加位特进,奉朝请”,给予他们很高的待遇,“远方贡珍甘,必先遍赐诸侯,而太官无余,故皆保其福禄,无诛遣者”,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。后来宋太祖赵匡胤“杯酒释兵权”,学的也就是这一招。
再看外戚。皇后阴丽华的哥哥阴识和弟弟阴兴都是随同刘秀一起打天下的,立下了赫赫功劳。建武二年,阴识因随从征伐的军功被增封食邑,但阴识拒绝说:“将帅有功者众,臣?属掖庭,仍加爵邑,不可以示天下。”建武九年,刘秀又打算封阴兴为关内侯,大印都放在面前,但阴兴却坚决推辞了。阴丽华不解,问他原因,他回答说:外戚若不知进退,就会招来灾祸,“富贵有极,人当知足”。两人虽然后来都以舅舅的身份辅导太子,但都能做到严格自律,不干预朝政,“是以世称其忠”。
当然,刘秀也有犯浑的时候。天下平定了,难免听不进不同意见。大司徒(相当于丞相)韩歆性格耿直,直言不讳,常常弄得刘秀不高兴。建武十五年,韩歆提醒刘秀将有饥荒出现,“指天画地,言甚刚切”,刘秀大怒,将他罢官回乡,但还不解气,专门下诏书指责他,逼迫韩歆同儿子一起自杀了。这件事引起了舆论的不满,刘秀只得“追赐钱谷,以成礼葬之”。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评论此事说:“惜乎,以光武之世而韩歆用直谏死,岂不为仁明之累哉!”